首页 >  老济南记忆馆 > 正文

济南老天桥史话

发布时间: 2017-03-23 11:17:30   来源:本网   浏览次数: 3818 
济南老天桥史话

济南老天桥始建于清宣统三年(1911年)。当时,由于济南胶济、津浦铁路干线的修筑,兴建一座“天桥”势在必行,而且能够起到一个交通顺达通畅和改善济南路况的一个关键作用。

老天桥原为一处土积堆砌的路上天桥,桥顶最高处离地面约10余米左右,东西两侧路基为梯形,由不规则石铺砌。整座天桥呈南北走向,南端一段引桥向西延伸(约通向车站南街方向),与之相接处有钢架桥梁横跨铁路。老天桥近似“丁”字形,桥下靠近“丁”字拐角处,有一个石砌拱顶涵洞通往东西路道(向西约通向官扎营前街方向)。铁路桥下建有南北走向双孔桥洞,供行人、马匹及小型机动车辆通行,天桥顶端亦以人车混行(与当今过街天桥无二,但允许车辆通行),桥面设有窄窄的人行道,其主体路面则由大小不一的糙面条石纵向排列铺筑。

建国后,济南国民经济建设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,老天桥作为济南横跨城市南北的交通要道(当时天桥南头路段尚未与大纬二路开通,老天桥引桥部分顺势弧形东拐,向西方向则与经一路相接。),已满足不了交通运输形势的需求。

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政府曾先后对老天桥进行了多次修建和改造,基本改善了交通路况拥挤的局面,缓解了南来北往的交通压力,但并非理想。

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,老天桥交通路况十分糟糕。该路段凹凸不平、尘屑飞扬,车辆路人混杂而行,加之天桥附近多有棚户区聚居和集贸闹市与此喧嚣,更使得此处陈旧不堪,乌烟瘴气。

此时,这一带地排车“拉套子”应视为那个年代一“景”。由于当时济南的交通工具匮乏,运输货物大都靠人力地排车运送(多数为小清河航运而来的货物运往火车站或其它地方),其装运的物品常以沙子、石子、煤炭居多,重量约在吨余左右不等。车上天桥陡坡时颇费气力。于是,“拉套子”生计便应运而生。“拉套子”将地排车拽上桥顶之后,车主按“拉套子”人的出力大小随意与之讨价还价,三五分至一毛钱不等成交。当年有不少“拉套子”的人以此为生,艰难度日,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。

随着社会的发展,陈旧落后的老天桥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,终于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。

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,经过济南人民的共同努力,一座新天桥腾空而起,天翻地覆沧桑巨变的“百年天桥”依旧发挥着它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。

“老天桥”作为济南历史的一座丰碑,在时代的进步发展中,更加美轮美奂,光彩照人。

文:李和平